2024年2月22日
谣言:郑州公租房可以买卖了?
真相:近日,不少网络平台出现“郑州公租房可以买卖”等信息。经查,以上内容纯属谣言。2月20日,郑州市保障性住房中心再次明确相关规定并提醒大家,郑州市公租房是配租型保障住房,只租不售,相关部门从未出台租售并举的政策,且公租房资格申请、房源轮候相关事宜必须由本人办理,不可能由其他机构或个人代办。有个别不法人员打着“公租房住够5年就可以低价购买”的旗号,鼓动群众申请公租房、代办申请手续并骗取好处费,上述情况属欺诈行为,望广大群众引起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来源: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大象新闻)
春节佳节期间,无论亲友团聚,还是外出旅行,都离不开美食相伴。从农历兔年腊月廿五开始,“今日科普”栏目持续聚焦饮食安全与健康话题,针对网民关注的食物搭配、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科学养生等内容进行系列科普,澄清误区,守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误区:富硒食物能抗癌?
详情: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多种宣称具有“抗癌”等健康功效的“富硒产品”,不少商家将其作为“高档产品”大力推广。实际上,不论男女,成年人每天摄入55微克的硒就可以满足健康需求。在全国多数地方,人们可以从常规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量,所以“缺硒”并没有成为公共健康问题。并且,关于“补硒抗癌”的研究虽不少,但截至目前,这些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就是“不足以证实补硒可以抗癌”。(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通报:102人被查处!上海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详情:根据公安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相关部署要求,上海市公安局针对网上恶意炒作、造谣生事等网络违法乱象开展集中打击整治,坚决维护清朗有序网络环境。自2023年12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已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102人,清理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条,依法关停违法账号414个。现公布三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网民张某某为博取关注,故意捏造“长兴岛发生杀人事件”网络谣言案
案例二
网民邵某因与某医院有纠纷,为泄私愤故意捏造“医生在医院不救人,导致(病人)死亡,还出来抛尸”网络谣言案
案例三
网民单某某为吸引眼球,散布“排队抢购龙年纪念币现场冲突致人死亡”网络谣言案
网警提醒: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对于利用互联网发布不实信息、扰乱社会秩序、诽谤他人等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请广大市民、网友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微信公众号)
详情: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2024年2月22日
谣言:郑州公租房可以买卖了?
真相:近日,不少网络平台出现“郑州公租房可以买卖”等信息。经查,以上内容纯属谣言。2月20日,郑州市保障性住房中心再次明确相关规定并提醒大家,郑州市公租房是配租型保障住房,只租不售,相关部门从未出台租售并举的政策,且公租房资格申请、房源轮候相关事宜必须由本人办理,不可能由其他机构或个人代办。有个别不法人员打着“公租房住够5年就可以低价购买”的旗号,鼓动群众申请公租房、代办申请手续并骗取好处费,上述情况属欺诈行为,望广大群众引起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来源: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大象新闻)
春节佳节期间,无论亲友团聚,还是外出旅行,都离不开美食相伴。从农历兔年腊月廿五开始,“今日科普”栏目持续聚焦饮食安全与健康话题,针对网民关注的食物搭配、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科学养生等内容进行系列科普,澄清误区,守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误区:富硒食物能抗癌?
详情: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多种宣称具有“抗癌”等健康功效的“富硒产品”,不少商家将其作为“高档产品”大力推广。实际上,不论男女,成年人每天摄入55微克的硒就可以满足健康需求。在全国多数地方,人们可以从常规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量,所以“缺硒”并没有成为公共健康问题。并且,关于“补硒抗癌”的研究虽不少,但截至目前,这些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就是“不足以证实补硒可以抗癌”。(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通报:102人被查处!上海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详情:根据公安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相关部署要求,上海市公安局针对网上恶意炒作、造谣生事等网络违法乱象开展集中打击整治,坚决维护清朗有序网络环境。自2023年12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已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102人,清理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条,依法关停违法账号414个。现公布三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网民张某某为博取关注,故意捏造“长兴岛发生杀人事件”网络谣言案
案例二
网民邵某因与某医院有纠纷,为泄私愤故意捏造“医生在医院不救人,导致(病人)死亡,还出来抛尸”网络谣言案
案例三
网民单某某为吸引眼球,散布“排队抢购龙年纪念币现场冲突致人死亡”网络谣言案
网警提醒: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对于利用互联网发布不实信息、扰乱社会秩序、诽谤他人等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请广大市民、网友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微信公众号)
详情: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