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探寻分析永州物流业 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刷新
探寻分析永州物流业 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2024-05-01 10:11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小组先后深入我市蓝山、道县、江华等县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探寻分析我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对降低物流成本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永州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课题背景

一是我市地处湘桂线和洛湛线的交汇处,向西可通往防城港和钦州港,向南可通往湛江港,与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有着巨大的铁海联运潜力;二是永州市作为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南大门,虽然空间距离较近,但面临着明显的铁路物流短板。由此可见,铁路货运劣势预计将长期存在,对永州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产生较大影响。三是我市地处湖南省边缘,在区域竞争中,不进则退,面临严峻挑战,不解决交通瓶颈、产业短板问题,就会进一步被边缘。即使有大通道经过,也只是过路经济,而不会是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就会受到被东部粤港澳大湾区、南部北部湾、北部长株潭都市圈等虹吸的影响。

二、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代物流建设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市开始认识到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展开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

1.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全市已建成11个区县市的县级物流集散中心,137个综合运输服务站覆盖了151个乡镇,2419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已经建成,2634个邮政快递村级站点也已投入使用。在国际物流方面:2022年,永州市相继开通了永州至北部湾、永州至(长沙)中欧、永州至湘粤的非货运班列。此外,永州陆港正着手建设智慧家居产业园一期和永州物流园一期等项目。但由于前期系统规划不足,加上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少,空间布局与产业集聚区统筹不够,没有形成顺畅便捷的枢纽网络,物流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和配套不够完善,县域间物流发展存在北强南弱、城强乡弱的现象,中心辐射县区带动物流发展的格局尚未建立。

2.全市立体交通体系尚未形成联运体系

截至2022年,我市已形成以二广高速、泉南高速、厦蓉高速、道贺高速为主的公路主干网络,公路总里程23255公里,干线公路2671公里,高速公路492公里,农村公路20092公里,农村通组公路实现全覆盖。2020年永州市共有航线10条,3条铁路线路,铁路路网总长度461公里,水运总航道里程545公里,综合性立体城市物流体系已具雏形。永州火车站提质改造、零陵机场跑道改造、207国道提质等工程全面完成,邵永高铁、永清广高铁、兴永郴赣铁路、零道高速、永郴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对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产业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3.物流园不断完善,但智能化程度较低

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8个物流园,钰丹智慧物流园、祁阳盈通达物流园、东安经开区物流园、江华县综合现代物流园以及永州国际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商贸中心、中农批冷链湘南冷鲜城等园区和重大物流项目的筹建与运营,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活力和竞争力。2022年新增省级示范物流园1家,2023年永州上榜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企业、多元化物流园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对策建议

做好永州物流业的发展工作,既要立足当前下“下猛药”治标,着力解决好当前企业反映最强烈的痛点难点、急难愁盼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动手术”治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发力:

1.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降本增效。

差异发展,齐头并进。引导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冷水滩区、零陵区、祁阳市与东安县对标二、三线城市,提升各级物流设施能力;推动生活物流需求较高且配套设施具有一定基础的道县、宁远县、江华县进一步夯实基础,完善三级配送设施建设,支持生活物流配套设施分布相对不足的蓝山县、江永县、新田县从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布局规划出发,建立基础扎实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利用湖南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带动全市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建设。

2.通过“公铁”、“公航”、“海铁”多式联运达到降本增效。

一是通过推动永州—东盟、非盟货运集结中心和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合作联动,在湘粤桂三省临界县合作布局班列集货点,鼓励企业调整运输方式,把永州陆港—洛湛铁路作为固定铁路货运班列;二是通过公水联运提高全市水运在货物运输中的比例,进一步推进湘江衡阳至永州千吨级航道改扩建项目、湘桂运河项目落地,缩短长江中上游地区货物至北部湾的水运里程约1200公里,发挥水运低廉运输成本;三是充分发挥“公铁”“公航”“海铁”等多种形式的一体化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优势,确保干线和支线之间的衔接互通,重点争取将永州零陵机场迁建、永清广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实现公铁水空联运的“最后一公里”衔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3.加快智慧物流建设

一是积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业,鼓励、扶持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组织各类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服务专业化。在此基础上,逐步整合政府、企业所掌握的各种物流信息资源,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二是搭建本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与产业共创共赢。利用数字经济建设机遇,引进和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物流技术,搭建永州产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物流经济网,打通全国铁路货运信息平台,培育智慧物流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各产业企业和物流企业在网络空间集聚,实现物流资源供给与产业需求信息流动与共享,实现产业内部与产业间企业协同共创,从而实现企业物流效率提升。其次,加大对智慧物流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健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智慧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系2024年永州市委党校春季中青班学员 )

作者: 唐凯豪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探寻分析永州物流业 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探寻分析永州物流业 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2024-05-01 10:11:53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小组先后深入我市蓝山、道县、江华等县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探寻分析我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对降低物流成本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永州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课题背景

一是我市地处湘桂线和洛湛线的交汇处,向西可通往防城港和钦州港,向南可通往湛江港,与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有着巨大的铁海联运潜力;二是永州市作为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南大门,虽然空间距离较近,但面临着明显的铁路物流短板。由此可见,铁路货运劣势预计将长期存在,对永州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产生较大影响。三是我市地处湖南省边缘,在区域竞争中,不进则退,面临严峻挑战,不解决交通瓶颈、产业短板问题,就会进一步被边缘。即使有大通道经过,也只是过路经济,而不会是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就会受到被东部粤港澳大湾区、南部北部湾、北部长株潭都市圈等虹吸的影响。

二、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代物流建设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市开始认识到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展开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

1.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全市已建成11个区县市的县级物流集散中心,137个综合运输服务站覆盖了151个乡镇,2419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已经建成,2634个邮政快递村级站点也已投入使用。在国际物流方面:2022年,永州市相继开通了永州至北部湾、永州至(长沙)中欧、永州至湘粤的非货运班列。此外,永州陆港正着手建设智慧家居产业园一期和永州物流园一期等项目。但由于前期系统规划不足,加上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少,空间布局与产业集聚区统筹不够,没有形成顺畅便捷的枢纽网络,物流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和配套不够完善,县域间物流发展存在北强南弱、城强乡弱的现象,中心辐射县区带动物流发展的格局尚未建立。

2.全市立体交通体系尚未形成联运体系

截至2022年,我市已形成以二广高速、泉南高速、厦蓉高速、道贺高速为主的公路主干网络,公路总里程23255公里,干线公路2671公里,高速公路492公里,农村公路20092公里,农村通组公路实现全覆盖。2020年永州市共有航线10条,3条铁路线路,铁路路网总长度461公里,水运总航道里程545公里,综合性立体城市物流体系已具雏形。永州火车站提质改造、零陵机场跑道改造、207国道提质等工程全面完成,邵永高铁、永清广高铁、兴永郴赣铁路、零道高速、永郴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对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产业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3.物流园不断完善,但智能化程度较低

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8个物流园,钰丹智慧物流园、祁阳盈通达物流园、东安经开区物流园、江华县综合现代物流园以及永州国际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商贸中心、中农批冷链湘南冷鲜城等园区和重大物流项目的筹建与运营,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活力和竞争力。2022年新增省级示范物流园1家,2023年永州上榜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企业、多元化物流园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对策建议

做好永州物流业的发展工作,既要立足当前下“下猛药”治标,着力解决好当前企业反映最强烈的痛点难点、急难愁盼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动手术”治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发力:

1.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降本增效。

差异发展,齐头并进。引导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冷水滩区、零陵区、祁阳市与东安县对标二、三线城市,提升各级物流设施能力;推动生活物流需求较高且配套设施具有一定基础的道县、宁远县、江华县进一步夯实基础,完善三级配送设施建设,支持生活物流配套设施分布相对不足的蓝山县、江永县、新田县从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布局规划出发,建立基础扎实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利用湖南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带动全市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建设。

2.通过“公铁”、“公航”、“海铁”多式联运达到降本增效。

一是通过推动永州—东盟、非盟货运集结中心和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合作联动,在湘粤桂三省临界县合作布局班列集货点,鼓励企业调整运输方式,把永州陆港—洛湛铁路作为固定铁路货运班列;二是通过公水联运提高全市水运在货物运输中的比例,进一步推进湘江衡阳至永州千吨级航道改扩建项目、湘桂运河项目落地,缩短长江中上游地区货物至北部湾的水运里程约1200公里,发挥水运低廉运输成本;三是充分发挥“公铁”“公航”“海铁”等多种形式的一体化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优势,确保干线和支线之间的衔接互通,重点争取将永州零陵机场迁建、永清广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实现公铁水空联运的“最后一公里”衔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3.加快智慧物流建设

一是积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业,鼓励、扶持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组织各类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服务专业化。在此基础上,逐步整合政府、企业所掌握的各种物流信息资源,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二是搭建本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与产业共创共赢。利用数字经济建设机遇,引进和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物流技术,搭建永州产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物流经济网,打通全国铁路货运信息平台,培育智慧物流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各产业企业和物流企业在网络空间集聚,实现物流资源供给与产业需求信息流动与共享,实现产业内部与产业间企业协同共创,从而实现企业物流效率提升。其次,加大对智慧物流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健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智慧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系2024年永州市委党校春季中青班学员 )

作者: 唐凯豪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