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蓝山祠堂圩镇虎溪村:保护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
刷新
蓝山祠堂圩镇虎溪村:保护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
2024-06-13 09:06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蓝山特约记者 段祎)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近年来,蓝山县坚持“突出特色、聚焦发展、村民主体”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让传统村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最近,记者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黄氏宗祠,探寻这里的古朴之美。

祠堂圩镇虎溪村位于蓝山县城西北,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因山林茂密、溶洞多、曾有华南虎出没而取名为老虎村,后因背靠虎形山、村前溪水潺潺、风景宜人而更名为虎溪村,至今近400年历史。现存有古民宅40余座、古宗祠和古戏台各一座、山泉古井3口、池塘1口。走进虎溪村,一股古朴、清新、淡雅的建筑气息扑面而来。虎溪村三面环山,黄氏宗祠位于村庄中心。

虎溪村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东、西、北辐射修建古建筑群,形成了以家族聚居为主要特色的传统村落格局。黄氏宗祠前后三进,为典型的湘南地区典型的祠堂建筑,由古戏台、中堂、前堂三部分相连而成,三处建筑总体均为中轴对称布局,体现出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和灵活多变的布局特色。古戏台为木质结构,顶棚为三层斗式藻井,既通风散热,又可消除回音、噪声。虎溪村内,古建筑维修工作人员正在对宗祠进行保护性修缮,用三合泥夯实地板,对古戏台整体结构进行加固,推动古宗祠焕发新活力。

与虎溪黄氏宗祠相连的是书有“树合山斜”“第一家声”“气象维新”门头题字的三个四合院院落,共同构成虎溪村古建筑群。虎溪村建筑群外观优美、蓝墙青瓦、叠垛飞檐、工艺绝伦,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每座厅屋门楣书扁、瓦檐墙裙、粉墨国画,高雅宜人,门窗梁栋、镂雕浮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室外道路和地坪用青石板或鹅卵石铺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011年1月虎溪村古建筑群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虎溪黄氏宗祠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虎溪村2019年1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10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今年58岁的黄德生,是虎溪村的传统文化讲解员。13年来,黄德生义务为游客讲解虎溪村古村落的文化,从虎溪村的由来,到建筑的勾角翘凤,再到重点文物以及红军长征经过虎溪村的故事,在他的讲解中,古村落仿佛都“活”了。黄德生结合村子的故事来讲建筑,将古村落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讲解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虎溪村的文化。

村落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又是村落的建造者、传承者与受益者。多年来,虎溪村坚持以“人人都是文保员、人人都是受益人”的理念,为每一座古建筑都设置了“文保员”,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古建筑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古村落实行常态化安全管理,确保古村落安全。

近年来,蓝山县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力度,本着“先保护后开发、修旧如旧、体现特色”的原则,对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城乡建设中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本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段祎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蓝山祠堂圩镇虎溪村:保护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
蓝山祠堂圩镇虎溪村:保护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
2024-06-13 09:06:08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蓝山特约记者 段祎)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近年来,蓝山县坚持“突出特色、聚焦发展、村民主体”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让传统村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最近,记者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黄氏宗祠,探寻这里的古朴之美。

祠堂圩镇虎溪村位于蓝山县城西北,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因山林茂密、溶洞多、曾有华南虎出没而取名为老虎村,后因背靠虎形山、村前溪水潺潺、风景宜人而更名为虎溪村,至今近400年历史。现存有古民宅40余座、古宗祠和古戏台各一座、山泉古井3口、池塘1口。走进虎溪村,一股古朴、清新、淡雅的建筑气息扑面而来。虎溪村三面环山,黄氏宗祠位于村庄中心。

虎溪村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东、西、北辐射修建古建筑群,形成了以家族聚居为主要特色的传统村落格局。黄氏宗祠前后三进,为典型的湘南地区典型的祠堂建筑,由古戏台、中堂、前堂三部分相连而成,三处建筑总体均为中轴对称布局,体现出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和灵活多变的布局特色。古戏台为木质结构,顶棚为三层斗式藻井,既通风散热,又可消除回音、噪声。虎溪村内,古建筑维修工作人员正在对宗祠进行保护性修缮,用三合泥夯实地板,对古戏台整体结构进行加固,推动古宗祠焕发新活力。

与虎溪黄氏宗祠相连的是书有“树合山斜”“第一家声”“气象维新”门头题字的三个四合院院落,共同构成虎溪村古建筑群。虎溪村建筑群外观优美、蓝墙青瓦、叠垛飞檐、工艺绝伦,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每座厅屋门楣书扁、瓦檐墙裙、粉墨国画,高雅宜人,门窗梁栋、镂雕浮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室外道路和地坪用青石板或鹅卵石铺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011年1月虎溪村古建筑群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虎溪黄氏宗祠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虎溪村2019年1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10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今年58岁的黄德生,是虎溪村的传统文化讲解员。13年来,黄德生义务为游客讲解虎溪村古村落的文化,从虎溪村的由来,到建筑的勾角翘凤,再到重点文物以及红军长征经过虎溪村的故事,在他的讲解中,古村落仿佛都“活”了。黄德生结合村子的故事来讲建筑,将古村落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讲解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虎溪村的文化。

村落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又是村落的建造者、传承者与受益者。多年来,虎溪村坚持以“人人都是文保员、人人都是受益人”的理念,为每一座古建筑都设置了“文保员”,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古建筑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古村落实行常态化安全管理,确保古村落安全。

近年来,蓝山县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力度,本着“先保护后开发、修旧如旧、体现特色”的原则,对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城乡建设中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本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段祎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