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文化中国行丨瑶山深处藏宝镜——探访永州古建筑老街区之江华篇
刷新
文化中国行丨瑶山深处藏宝镜——探访永州古建筑老街区之江华篇
2024-06-14 11:30

图片

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宝镜村何家大院地处湘桂边界,萌渚岭下,是潇贺古道沿线最大的古建筑群。古村始建于清初,300多年来人文荟萃,仅清朝就出了进士、翰林待召、卫千总、巡检、知县、典史等40余名。清朝江华出了30名进士,宝镜何氏家族占三分之一,堪称地方名门望族,被誉为“进士村”。至今,从村前秧田中挺立的宝塔,村前大路旁“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清朝“马到止”石碑,堂屋里悬挂的“积德延龄”“厚德载福”“望重古稀”等古牌匾,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的荣耀与显赫。

图片

据《何氏族谱》记载,宝镜何氏始祖于明朝正德年间从江西泰和县鹅颈坳迁至湖南道州营乐乡车坝村。清顺治七年(1650年),先祖何应棋从道州迁至此地建宅定居,繁衍子孙至今。因村旁一股清泉从山中涌出,在村前田峒形成一井塘水,清澈如镜,得村名“宝镜”。300多年来,古村逐渐发展成“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的庄园式建筑群,108栋房屋浑然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宝镜老屋”,被称为“湘南清代瑶汉杂居民居建筑博物馆”。当地有民谣云:“宝镜村的屋,四蓝山的谷,上莫村的水,马鞍村的嘴。”说的就是潇贺古道在湘桂边界一带各村寨的特色。整个宝镜古民居群布局坐东朝西,依山傍水,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由北往南依次分布为围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五个部分,村后临山处还建有四层高的炮楼和瞭望台——“明远楼”。

图片

宝镜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相互映衬,村内有“宝镜八景”:螺岫浮岗、响泉逸韵、珠塘漾碧、曲水回澜、松林淡月、槐社夕阳、宝塔涵青、虹桥锁翠。与宝镜何氏同宗的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曾撰文称此地“前有云山列寿屏也,后有狮岭滚寿毬也,左有螺石献寿杯也,右有溪水酿寿泉也”,是有灵气的地方。如今,宝镜古村(何家大院)已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和湖南省旅游文化名村。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文化中国行丨瑶山深处藏宝镜——探访永州古建筑老街区之江华篇
文化中国行丨瑶山深处藏宝镜——探访永州古建筑老街区之江华篇
2024-06-14 11:30:33

图片

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宝镜村何家大院地处湘桂边界,萌渚岭下,是潇贺古道沿线最大的古建筑群。古村始建于清初,300多年来人文荟萃,仅清朝就出了进士、翰林待召、卫千总、巡检、知县、典史等40余名。清朝江华出了30名进士,宝镜何氏家族占三分之一,堪称地方名门望族,被誉为“进士村”。至今,从村前秧田中挺立的宝塔,村前大路旁“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清朝“马到止”石碑,堂屋里悬挂的“积德延龄”“厚德载福”“望重古稀”等古牌匾,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的荣耀与显赫。

图片

据《何氏族谱》记载,宝镜何氏始祖于明朝正德年间从江西泰和县鹅颈坳迁至湖南道州营乐乡车坝村。清顺治七年(1650年),先祖何应棋从道州迁至此地建宅定居,繁衍子孙至今。因村旁一股清泉从山中涌出,在村前田峒形成一井塘水,清澈如镜,得村名“宝镜”。300多年来,古村逐渐发展成“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的庄园式建筑群,108栋房屋浑然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宝镜老屋”,被称为“湘南清代瑶汉杂居民居建筑博物馆”。当地有民谣云:“宝镜村的屋,四蓝山的谷,上莫村的水,马鞍村的嘴。”说的就是潇贺古道在湘桂边界一带各村寨的特色。整个宝镜古民居群布局坐东朝西,依山傍水,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由北往南依次分布为围姊地、大新屋、下新屋、老堂屋、新屋五个部分,村后临山处还建有四层高的炮楼和瞭望台——“明远楼”。

图片

宝镜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相互映衬,村内有“宝镜八景”:螺岫浮岗、响泉逸韵、珠塘漾碧、曲水回澜、松林淡月、槐社夕阳、宝塔涵青、虹桥锁翠。与宝镜何氏同宗的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曾撰文称此地“前有云山列寿屏也,后有狮岭滚寿毬也,左有螺石献寿杯也,右有溪水酿寿泉也”,是有灵气的地方。如今,宝镜古村(何家大院)已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和湖南省旅游文化名村。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