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文化中国行丨广济众人的广利桥
刷新
文化中国行丨广济众人的广利桥
2024-06-21 09:45 来源:今日永州

杨中瑜

炎炎夏日,站在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旁边眺望古色古香的广利桥,如同欣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弯弯的三个桥拱、桥拱上的风雨长廊,以及桥正中亭子顶部与两边进入长廊侧亭上的飞檐翘角,还有清清的溪水,都让人心旷神怡,恨不得就此结庐,驻守这当世桃源。

轻风吹皱溪水,宛若时间老人的手。翻阅历史的册页,当时间定格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某日时,我们便看见了本地人文石昌、文石宝弟兄在此建桥的画面。作为商人的文氏兄弟,经常往返于东安与广西全州之间,他们发现东溪江虽有一只渡船,但渡人缓慢,而且汛水季节船不开,枯水时期船难开,既误时辰,更误商机,于是便有了修桥的善举。他们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将新建的桥命名“广利桥”。

审视这座三拱木结构的廊桥,很有感触。它用青石砌成,全长36.8米、高7米、宽4.5米,东西走向。桥身三拱,拱高6米,石料砌成,拱脚落水处薄至0.33米,迎水处做成突出的尖钩状,有如“金鸡脚”;桥面过道两侧用青石条砌成,中间填土,俗称“豆腐腰”,故有“金鸡脚、豆腐腰”之誉,起到减轻洪水冲击强度和桥身承载负荷的作用。桥上建廊、亭,全木结构,廊为重檐小青瓦顶,共四柱三间,中间宽2.55米、高4米,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柱间置木凳,供人小憩,与侗族风雨桥类似。长廊中部有阁亭,三重檐歇山顶,两端是三重檐的牌楼式阁亭,平面呈八角形状,其建筑特色基本上与侗族风雨桥类似,所不同的是侗族风雨桥采用木墩或石墩,桥面用杉木建造,而广利桥却是在石拱桥上面建重檐长廊和阁亭,结构更为坚实,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东安地方文化和湘西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

自桥的东端拾17级石阶而上,发现石阶中镶嵌有九只石刻金蟾,素称“九只金蟾”。在传统文化中,金蟾是寿命很长的瑞兽,不但代表着财富、富贵,也是吉祥、平安的象征,雕刻于桥头石阶,有其寓意。当地百姓视蟾蜍(青蛙)为捕捉稻田害虫的高手,农业的保护神。此外,桥上有重檐小青瓦长廊,共四柱三间17个穿斗式柱梁结构,号称“76根柱头”,三架梁作成云状,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可以说,广利桥是保存完整的古代石木结构桥梁,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是湖南现存清代桥梁的典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广利桥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深受省文物局和东安县政府的重视。1984年,省文物局对广利桥进行维修。1991年,东安县成立保护小组专人管理。1992年,省文物局拨款3万元对桥基、桥身、梁枋等部位进行维修。2001年11月,东安县文化局对广利桥进行抢救性维修。2002年,东安县下达“关于切实加强广利桥保护”的通知。1981年,广利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广利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杨中瑜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文化中国行丨广济众人的广利桥
文化中国行丨广济众人的广利桥
2024-06-21 09:45:09 来源:今日永州

杨中瑜

炎炎夏日,站在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旁边眺望古色古香的广利桥,如同欣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弯弯的三个桥拱、桥拱上的风雨长廊,以及桥正中亭子顶部与两边进入长廊侧亭上的飞檐翘角,还有清清的溪水,都让人心旷神怡,恨不得就此结庐,驻守这当世桃源。

轻风吹皱溪水,宛若时间老人的手。翻阅历史的册页,当时间定格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某日时,我们便看见了本地人文石昌、文石宝弟兄在此建桥的画面。作为商人的文氏兄弟,经常往返于东安与广西全州之间,他们发现东溪江虽有一只渡船,但渡人缓慢,而且汛水季节船不开,枯水时期船难开,既误时辰,更误商机,于是便有了修桥的善举。他们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将新建的桥命名“广利桥”。

审视这座三拱木结构的廊桥,很有感触。它用青石砌成,全长36.8米、高7米、宽4.5米,东西走向。桥身三拱,拱高6米,石料砌成,拱脚落水处薄至0.33米,迎水处做成突出的尖钩状,有如“金鸡脚”;桥面过道两侧用青石条砌成,中间填土,俗称“豆腐腰”,故有“金鸡脚、豆腐腰”之誉,起到减轻洪水冲击强度和桥身承载负荷的作用。桥上建廊、亭,全木结构,廊为重檐小青瓦顶,共四柱三间,中间宽2.55米、高4米,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柱间置木凳,供人小憩,与侗族风雨桥类似。长廊中部有阁亭,三重檐歇山顶,两端是三重檐的牌楼式阁亭,平面呈八角形状,其建筑特色基本上与侗族风雨桥类似,所不同的是侗族风雨桥采用木墩或石墩,桥面用杉木建造,而广利桥却是在石拱桥上面建重檐长廊和阁亭,结构更为坚实,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东安地方文化和湘西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

自桥的东端拾17级石阶而上,发现石阶中镶嵌有九只石刻金蟾,素称“九只金蟾”。在传统文化中,金蟾是寿命很长的瑞兽,不但代表着财富、富贵,也是吉祥、平安的象征,雕刻于桥头石阶,有其寓意。当地百姓视蟾蜍(青蛙)为捕捉稻田害虫的高手,农业的保护神。此外,桥上有重檐小青瓦长廊,共四柱三间17个穿斗式柱梁结构,号称“76根柱头”,三架梁作成云状,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可以说,广利桥是保存完整的古代石木结构桥梁,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是湖南现存清代桥梁的典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广利桥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深受省文物局和东安县政府的重视。1984年,省文物局对广利桥进行维修。1991年,东安县成立保护小组专人管理。1992年,省文物局拨款3万元对桥基、桥身、梁枋等部位进行维修。2001年11月,东安县文化局对广利桥进行抢救性维修。2002年,东安县下达“关于切实加强广利桥保护”的通知。1981年,广利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广利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杨中瑜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