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晓红。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摄
【人物】
盘晓红,女,1970年出生,蓝山县楠市镇楠市中心小学教师。她坚守乡村学校36年,潜心教书育人,并带领同事们积极探索美心教育,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德行基础。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日志】
“最好的状态,不是从不失误,而是从没放弃过成长。”
今天,8月26日,晚上的月光再次铺洒在学校。忙了一天的开学准备工作,索性下楼走走散散心。
明年就要退休了,真得好好珍惜在校园的时光。看着这所自己为之奋斗了20年的学校,小宿舍、小教室、小厨房……我仿佛看到我和少年们的身影在闪现,穿梭在一隅、在山间。
成为老师,是1988年的事情。当年我分配到蓝山县汇源瑶族乡工作,见惯大山深处的艰辛,也真切感受到彼时乡村教育的薄弱。大家奔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念想,努力向前、向上,日子清苦却纯粹。
我以为自己安心做个教书匠就已足够,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感受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敏感、不懂感恩……
教育,似乎不应仅停留在“教书”的层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出了难题。
但,这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吗?
2004年,我调任楠市中心小学。那年暑假,我决定用一双脚走访当地及周边65个孤儿或留守儿童的家庭,用一颗心去感受不一样的“破碎”和“需求”。
“你有没有想过,这根本不是我们的错?”
“如果我有得选,我能比你们所有人都好。”
我不记得谁跟我说过这些话。但当时,我也“破碎”了。
没有哪一次家访,我没有流过眼泪。原生家庭的残缺,加之长辈教育理念缺失及行为失之偏颇……纵然孩子们渴望向阳而生,但谈何容易?
倘若穷途末路,唯有绝地反击。
2005年,我决定把5个孤儿带在身边。上学时我们在学校同吃同住,双休日我带他们去我的婆家——多了5张嘴来吃饭,本就不宽裕的婆家一下子更为拮据……要说压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很奇怪,这几个孩子起初很封闭,但在安静祥和的环境里,听着大人“正确的唠叨”,逐渐变得乖巧、细腻。
改变,从悄然到明显,在真实地发生。
“我可以叫你‘妈妈’吗?我想做个好人,被所有人爱。”有天夜里,一个名叫准儿(化名)的孩子偷偷拉着我的衣角说。
眼前这个11岁男孩上次叫“妈妈”,或许还是他咿呀学语的时候。而我,也头一次见到他这么有礼貌,居然还有害羞的一面。
我抱了抱他。此后,他们都跟着叫我“妈妈”——我惊觉,他们有归宿了。而这,似乎就是改变发生的源头。
可我一个人能带养多少孩子呢?
吾生有涯。我不得不想想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2010年,我开起了“美心课堂”,主讲德育。这个课堂本来只对学生开放,后来我大起胆子,面向乡邻家长。
起初不少人是不买账的:来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是年迈老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压根坐不住,跑出去抽烟、打电话,早退的不在少数;很多时候我去谈心,但还没等我开口他们就脱口而出“不会教”“教不好”“没得教”……
你看,大人时常都无法严于律己,如何总想着“严以育人”?
我在想,教育孩子,必须引导家长抛开“上帝视角”,更要抛弃“双标”。
“你教孩子做饭,就是在做劳动教育”“你要求他把房间收拾好,就是在教他严格要求自己”“你把自己收拾干净,就是在教他审美”……后来我换了种方法,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接地气怎么说,没想到大家居然开始听了。
也是,谁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骨肉,放弃一个家庭的希望呢?
当然,我们的教学不断升级。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家风古训,讲育儿道理……我想,不管他们能听懂多少,只要我们在做,未来可期,凡事皆有回转。
效果渐显!此后10多年直至现在,无论是“课堂纪律、课上互动、课后反馈、实际效果”,都说明了这一切。很多家长渐渐收起了暴怒、不屑、懒散、戾气,开始变得出言有尺、心中有光、待人有度、育儿有方。
而这一切,终将会投射到孩子们身上。
零零散散、絮絮叨叨,装不下过往36年的往事。明年退休后,可能炽烈回忆终究会回归平静,甚至被人遗忘吧?
没关系!
至少我曾手把手“养育”了10多个视如己出的孩子;曾见证一批批学子拥有或年少得志、或大器晚成的灿烂人生;曾陪伴山村少年怀着“山无遮、海无拦”的决心与生活抗衡;也感化了一批曾“忽视教育、漠视亲情、无视未来”的家长知返……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我亦坚信“万物皆有回甘”。这片土地,也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守望者,陪伴更多孩子成为铮铮劲草,拥抱自己的春光。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整理)
来源: 湖南日报
作者: 周倜
编辑:
盘晓红。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摄
【人物】
盘晓红,女,1970年出生,蓝山县楠市镇楠市中心小学教师。她坚守乡村学校36年,潜心教书育人,并带领同事们积极探索美心教育,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德行基础。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日志】
“最好的状态,不是从不失误,而是从没放弃过成长。”
今天,8月26日,晚上的月光再次铺洒在学校。忙了一天的开学准备工作,索性下楼走走散散心。
明年就要退休了,真得好好珍惜在校园的时光。看着这所自己为之奋斗了20年的学校,小宿舍、小教室、小厨房……我仿佛看到我和少年们的身影在闪现,穿梭在一隅、在山间。
成为老师,是1988年的事情。当年我分配到蓝山县汇源瑶族乡工作,见惯大山深处的艰辛,也真切感受到彼时乡村教育的薄弱。大家奔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念想,努力向前、向上,日子清苦却纯粹。
我以为自己安心做个教书匠就已足够,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感受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敏感、不懂感恩……
教育,似乎不应仅停留在“教书”的层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出了难题。
但,这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吗?
2004年,我调任楠市中心小学。那年暑假,我决定用一双脚走访当地及周边65个孤儿或留守儿童的家庭,用一颗心去感受不一样的“破碎”和“需求”。
“你有没有想过,这根本不是我们的错?”
“如果我有得选,我能比你们所有人都好。”
我不记得谁跟我说过这些话。但当时,我也“破碎”了。
没有哪一次家访,我没有流过眼泪。原生家庭的残缺,加之长辈教育理念缺失及行为失之偏颇……纵然孩子们渴望向阳而生,但谈何容易?
倘若穷途末路,唯有绝地反击。
2005年,我决定把5个孤儿带在身边。上学时我们在学校同吃同住,双休日我带他们去我的婆家——多了5张嘴来吃饭,本就不宽裕的婆家一下子更为拮据……要说压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很奇怪,这几个孩子起初很封闭,但在安静祥和的环境里,听着大人“正确的唠叨”,逐渐变得乖巧、细腻。
改变,从悄然到明显,在真实地发生。
“我可以叫你‘妈妈’吗?我想做个好人,被所有人爱。”有天夜里,一个名叫准儿(化名)的孩子偷偷拉着我的衣角说。
眼前这个11岁男孩上次叫“妈妈”,或许还是他咿呀学语的时候。而我,也头一次见到他这么有礼貌,居然还有害羞的一面。
我抱了抱他。此后,他们都跟着叫我“妈妈”——我惊觉,他们有归宿了。而这,似乎就是改变发生的源头。
可我一个人能带养多少孩子呢?
吾生有涯。我不得不想想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2010年,我开起了“美心课堂”,主讲德育。这个课堂本来只对学生开放,后来我大起胆子,面向乡邻家长。
起初不少人是不买账的:来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是年迈老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压根坐不住,跑出去抽烟、打电话,早退的不在少数;很多时候我去谈心,但还没等我开口他们就脱口而出“不会教”“教不好”“没得教”……
你看,大人时常都无法严于律己,如何总想着“严以育人”?
我在想,教育孩子,必须引导家长抛开“上帝视角”,更要抛弃“双标”。
“你教孩子做饭,就是在做劳动教育”“你要求他把房间收拾好,就是在教他严格要求自己”“你把自己收拾干净,就是在教他审美”……后来我换了种方法,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接地气怎么说,没想到大家居然开始听了。
也是,谁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骨肉,放弃一个家庭的希望呢?
当然,我们的教学不断升级。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家风古训,讲育儿道理……我想,不管他们能听懂多少,只要我们在做,未来可期,凡事皆有回转。
效果渐显!此后10多年直至现在,无论是“课堂纪律、课上互动、课后反馈、实际效果”,都说明了这一切。很多家长渐渐收起了暴怒、不屑、懒散、戾气,开始变得出言有尺、心中有光、待人有度、育儿有方。
而这一切,终将会投射到孩子们身上。
零零散散、絮絮叨叨,装不下过往36年的往事。明年退休后,可能炽烈回忆终究会回归平静,甚至被人遗忘吧?
没关系!
至少我曾手把手“养育”了10多个视如己出的孩子;曾见证一批批学子拥有或年少得志、或大器晚成的灿烂人生;曾陪伴山村少年怀着“山无遮、海无拦”的决心与生活抗衡;也感化了一批曾“忽视教育、漠视亲情、无视未来”的家长知返……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我亦坚信“万物皆有回甘”。这片土地,也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守望者,陪伴更多孩子成为铮铮劲草,拥抱自己的春光。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整理)
来源: 湖南日报
作者: 周倜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