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斌 通讯员 彭泉江
秋冬时节,正是各种柑橘鲜果集中上市的季节,也是市政协委员、永州德园生态农业负责人王曌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从北京返回家乡东安投资农业产业开发,王曌通过八年的努力将柑橘基地扩大到5000余亩,公司荣获永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基地被评为“湖南省柑橘产业示范基地(种植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产品完成“绿色食品认证”。回想起返乡创业的艰辛历程,王曌感慨地说:“我是一名新农人,是千千万万农业从业者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新生力量回到乡村,才能让乡村持续焕发新活力。”
立足自身 发展智慧绿色农业
“农业创新不仅仅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要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作为科协界别委员的王曌自当追逐科技。
王曌紧盯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不仅在自己的柑橘园引入物联网检测平台、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飞防等现代农业新技术,同时也为周边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推广实践应用。但在柑橘品质上,王曌始终拒绝“科技与狠活”,坚持用纯植物源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环境、优化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生物质含量,进一步减少了土壤污染,提升了柑橘“酸甜”风味和口感,做到了绿色生态环保,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
王曌介绍,为真正做到绿色种植,目前基地每年要在周边请20多位村民长期工作,农忙时段一天可能会请上百人,直接或间接为村里创造收益。
履职尽责 彰显委员担当
在基地,她是巾帼创业带头人,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乡亲们看到希望和未来。作为市政协委员,王曌积极参与各项履职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村组一线听取群众呼声诉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诠释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委员工作室作为化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的创新举措,架起了服务广大群众的平台和桥梁。为了方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2023年,她以个人名义申请,经市政协批准同意,成立了王曌委员工作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王曌充分发挥智力、专业、社会资源等方面优势,在政策宣传、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特殊群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宣传学习3次,收集社情民意18件,调解村民纠纷5起,开展公益活动2场,形成了“有困难、有需求找委员工作室”的共识。
王曌还热心公益事业,2021年注册了“kalakala”公益品牌商标,启动了留守儿童及乡村妇女再就业关怀计划。她依托委员身份,借助企业力量,引导带动更多有情怀、有实力的企业组织加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来。
“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始终带着委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履职,深入群众调研,努力做一名新时代有热情、有担当、有作为的政协委员。”王曌说。
来源: 永州日报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记者 唐斌 通讯员 彭泉江
秋冬时节,正是各种柑橘鲜果集中上市的季节,也是市政协委员、永州德园生态农业负责人王曌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从北京返回家乡东安投资农业产业开发,王曌通过八年的努力将柑橘基地扩大到5000余亩,公司荣获永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基地被评为“湖南省柑橘产业示范基地(种植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产品完成“绿色食品认证”。回想起返乡创业的艰辛历程,王曌感慨地说:“我是一名新农人,是千千万万农业从业者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新生力量回到乡村,才能让乡村持续焕发新活力。”
立足自身 发展智慧绿色农业
“农业创新不仅仅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要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作为科协界别委员的王曌自当追逐科技。
王曌紧盯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不仅在自己的柑橘园引入物联网检测平台、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飞防等现代农业新技术,同时也为周边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推广实践应用。但在柑橘品质上,王曌始终拒绝“科技与狠活”,坚持用纯植物源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环境、优化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生物质含量,进一步减少了土壤污染,提升了柑橘“酸甜”风味和口感,做到了绿色生态环保,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
王曌介绍,为真正做到绿色种植,目前基地每年要在周边请20多位村民长期工作,农忙时段一天可能会请上百人,直接或间接为村里创造收益。
履职尽责 彰显委员担当
在基地,她是巾帼创业带头人,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乡亲们看到希望和未来。作为市政协委员,王曌积极参与各项履职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村组一线听取群众呼声诉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诠释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委员工作室作为化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的创新举措,架起了服务广大群众的平台和桥梁。为了方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2023年,她以个人名义申请,经市政协批准同意,成立了王曌委员工作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王曌充分发挥智力、专业、社会资源等方面优势,在政策宣传、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特殊群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宣传学习3次,收集社情民意18件,调解村民纠纷5起,开展公益活动2场,形成了“有困难、有需求找委员工作室”的共识。
王曌还热心公益事业,2021年注册了“kalakala”公益品牌商标,启动了留守儿童及乡村妇女再就业关怀计划。她依托委员身份,借助企业力量,引导带动更多有情怀、有实力的企业组织加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来。
“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始终带着委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履职,深入群众调研,努力做一名新时代有热情、有担当、有作为的政协委员。”王曌说。
来源: 永州日报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