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冷水滩:“社区夜话”搭起问题清零新平台
刷新
冷水滩:“社区夜话”搭起问题清零新平台
2025-01-10 15:14 来源:今日永州

  记者 田人 通讯员 蒋周平

  “居民停车不规范谁来管?”

  “小区改造后监控什么时候安装?”

  ……

  上个月12月20日傍晚,冷水滩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丽娟到清桥社区开展“社区夜话”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社区居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针对当前社区难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街道以及社区干部、社区党委书记现场逐一进行解答,并将居民对社区治理提出想法和意见建议整理汇报至街道党工委。

  汤丽娟告诉记者:“自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冷水滩区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积极搭建群众‘家门口’的协商议事平台,创新开展‘社区夜话’活动,让居民‘站C位’‘唱主角’,倾诉畅谈操心事、烦心事,街道社区干部、网格专职工作者、物业公司等主动认领并一一作答,解决群众关切。”

  “社区夜话”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以前有了问题,我们都是自己跑到社区反映,现在有了这个‘社区夜话’,和社区干部、小区物业坐在一起,我们可以当着面、敞开说,还可以当场得到答复,真是很方便。”冷水滩区梅湾街道清桥社区的周大叔说。

  冷水滩区“社区夜话”活动参加人员包括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街道社区干部、网格专职工作者、楼栋长等,并时有区领导参加,坚持“群众方便在哪里议事,就把活动的地点定在哪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哪里,就在哪里召开”的原则,全区统筹、街道社区发力,将协商议事活动放到群众家门口开展,引导群众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实现问需于民、协商为民、及时介入、就地解决。大家促膝而坐,畅所欲言,居民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尽情“吐槽”,街道社区干部认真倾听、详细答复。通过“当面锣、对面鼓”的沟通,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党群干群间心与心的距离,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认同感。

  “社区夜话”竖起了诉求办理“回音壁”

  “通过这种面对面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方式,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回应群众诉求,既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透明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冷水滩区梅湾街道清桥社区党委书记易永芬说。

  清桥社区去年开展了数场“社区夜话”活动,社区党委组织居民共同就文明创建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就完善学校周边流动摊贩管理办法通过参与、讨论、互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上下学车辆停放,保障师生安全出行等问题达成共识,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居民的问题,再小也要有回音。在“社区夜话”活动中,对居民现场提出的问题,街道、社区即席应答、悉数认领,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先认领再解决,并在下一期“社区夜话”时,反馈办理情况;对因客观条件制约,暂时不能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居民说明情况,争取居民理解。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冷水滩区累计开展“社区夜话”活动21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0多项。

  “社区夜话”说出了文明创建“金点子”

  “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发现的问题更有代表性,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冷水滩区凤凰街道党工委委员、湖塘社区第一书记诸远对记者说,“系统梳理居民‘吐槽’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可以总结出很多社区治理的好办法。”

  冷水滩区在社区广泛开展“社区夜话”活动,让居民在倾诉畅谈过程中,指出文明创建工作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启发街道、社区将居民的“吐槽点”转化成改进工作的着力点、为民服务的发力点,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聚焦居民提出的共性问题,街道、社区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并完善“诉求—认领—落实—反馈—评价—整改”工作闭环,在一线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面为居民解决难题,实现了群众集体讨论、部门高效协同办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办理问题不够彻底,办理过程缺少沟通等问题。优化志愿体系,让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阳光向上。

  寒暑假期间,冷水滩区以“党建+志愿服务”为理念,以“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主要服务力量,为全区困境、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各社工站根据儿童服务需求和志愿者自身特长进行精准分类,为各乡镇、街道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开设传统文化、安全自护、兴趣课堂、拓展活动、心理团辅、科普知识等特色课程,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传递了正能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田人 通讯员 蒋周平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冷水滩:“社区夜话”搭起问题清零新平台
冷水滩:“社区夜话”搭起问题清零新平台
2025-01-10 15:14:44 来源:今日永州

  记者 田人 通讯员 蒋周平

  “居民停车不规范谁来管?”

  “小区改造后监控什么时候安装?”

  ……

  上个月12月20日傍晚,冷水滩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丽娟到清桥社区开展“社区夜话”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社区居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针对当前社区难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街道以及社区干部、社区党委书记现场逐一进行解答,并将居民对社区治理提出想法和意见建议整理汇报至街道党工委。

  汤丽娟告诉记者:“自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冷水滩区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积极搭建群众‘家门口’的协商议事平台,创新开展‘社区夜话’活动,让居民‘站C位’‘唱主角’,倾诉畅谈操心事、烦心事,街道社区干部、网格专职工作者、物业公司等主动认领并一一作答,解决群众关切。”

  “社区夜话”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以前有了问题,我们都是自己跑到社区反映,现在有了这个‘社区夜话’,和社区干部、小区物业坐在一起,我们可以当着面、敞开说,还可以当场得到答复,真是很方便。”冷水滩区梅湾街道清桥社区的周大叔说。

  冷水滩区“社区夜话”活动参加人员包括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街道社区干部、网格专职工作者、楼栋长等,并时有区领导参加,坚持“群众方便在哪里议事,就把活动的地点定在哪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哪里,就在哪里召开”的原则,全区统筹、街道社区发力,将协商议事活动放到群众家门口开展,引导群众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实现问需于民、协商为民、及时介入、就地解决。大家促膝而坐,畅所欲言,居民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尽情“吐槽”,街道社区干部认真倾听、详细答复。通过“当面锣、对面鼓”的沟通,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党群干群间心与心的距离,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认同感。

  “社区夜话”竖起了诉求办理“回音壁”

  “通过这种面对面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方式,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回应群众诉求,既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透明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冷水滩区梅湾街道清桥社区党委书记易永芬说。

  清桥社区去年开展了数场“社区夜话”活动,社区党委组织居民共同就文明创建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就完善学校周边流动摊贩管理办法通过参与、讨论、互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上下学车辆停放,保障师生安全出行等问题达成共识,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居民的问题,再小也要有回音。在“社区夜话”活动中,对居民现场提出的问题,街道、社区即席应答、悉数认领,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先认领再解决,并在下一期“社区夜话”时,反馈办理情况;对因客观条件制约,暂时不能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居民说明情况,争取居民理解。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冷水滩区累计开展“社区夜话”活动21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0多项。

  “社区夜话”说出了文明创建“金点子”

  “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发现的问题更有代表性,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冷水滩区凤凰街道党工委委员、湖塘社区第一书记诸远对记者说,“系统梳理居民‘吐槽’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可以总结出很多社区治理的好办法。”

  冷水滩区在社区广泛开展“社区夜话”活动,让居民在倾诉畅谈过程中,指出文明创建工作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启发街道、社区将居民的“吐槽点”转化成改进工作的着力点、为民服务的发力点,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聚焦居民提出的共性问题,街道、社区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并完善“诉求—认领—落实—反馈—评价—整改”工作闭环,在一线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面为居民解决难题,实现了群众集体讨论、部门高效协同办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办理问题不够彻底,办理过程缺少沟通等问题。优化志愿体系,让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阳光向上。

  寒暑假期间,冷水滩区以“党建+志愿服务”为理念,以“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主要服务力量,为全区困境、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各社工站根据儿童服务需求和志愿者自身特长进行精准分类,为各乡镇、街道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开设传统文化、安全自护、兴趣课堂、拓展活动、心理团辅、科普知识等特色课程,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传递了正能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田人 通讯员 蒋周平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