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蓝山:古樟垂荫忆峥嵘 名木记载军民情
刷新
蓝山:古樟垂荫忆峥嵘 名木记载军民情
2025-03-28 10:36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蓝山特约记者 蒋文倩 马山虎 陈芳)在蓝山县钟水河畔,一株树龄620余年的古香樟巍然矗立。其虬枝盘踞如苍龙,华盖如伞蔽天日,斑驳的树干上,那道革命时期紧系于树身的绳痕已在树皮下化作永不褪色的印记——这是1934年深秋军民鱼水情的无声见证,也是这株“红军树”红色基因的永恒烙印。

军民同心筑桥 绳痕镌刻深情

1934年红六军团在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中央代表任弼时率领下途经蓝山,却被湍急的钟水河拦阻去路。危急时刻,新村村民连夜拆门板、扛木料、搓麻绳,冒寒搭建浮桥。白发老人与垂髫稚子齐上阵,将浮桥缆绳牢牢系于古樟树干,用血肉之躯在浪涛中筑起“生命通道”,助红军战士顺利渡河。据《蓝山县志》记载,中央红军后续部队亦经此渡口北上。为铭记这段历史,村民将古树命名为“红军树”,渡口处更立起“中国工农红军渡口”纪念碑。如今,这段“一块门板铺大道,长征路上鱼水情”的故事被绘成巨幅彩墙。

uploads/image/2025/03/27/caa716616516a8dae08473ae335f5092.jpg

古树新颜焕彩 红绿交响长存

“红军树”高28米,胸径4.4米,冠幅达32米,历经六百余年风雨仍枝繁叶茂。它不仅承载着峥嵘岁月的记忆,更在新时代焕发绿色生机——作为湘江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其繁茂的树冠为迁徙候鸟提供栖息地,年轮里镌刻的历史与绿叶间跃动的生命,编织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河畔,昔日的渡口已架起现代化大桥,但古樟的枝条依然舒展如初。它不仅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更是矗立于神州大地的精神坐标:600圈年轮诉说军民同心的永恒主题,万片绿叶续写红色基因的绿色传承。

根脉赓续守护 山河新卷共书

如今的“红军树”,既是蓝山红色教育矩阵的核心——与红军渡口纪念碑、红一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共同构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它以挺拔之姿守护红色根脉,以盎然绿意回应时代呼唤,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续写着军民同心、生态共荣的新篇章。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蒋文倩 马山虎 陈芳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蓝山:古樟垂荫忆峥嵘 名木记载军民情
蓝山:古樟垂荫忆峥嵘 名木记载军民情
2025-03-28 10:36:35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蓝山特约记者 蒋文倩 马山虎 陈芳)在蓝山县钟水河畔,一株树龄620余年的古香樟巍然矗立。其虬枝盘踞如苍龙,华盖如伞蔽天日,斑驳的树干上,那道革命时期紧系于树身的绳痕已在树皮下化作永不褪色的印记——这是1934年深秋军民鱼水情的无声见证,也是这株“红军树”红色基因的永恒烙印。

军民同心筑桥 绳痕镌刻深情

1934年红六军团在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中央代表任弼时率领下途经蓝山,却被湍急的钟水河拦阻去路。危急时刻,新村村民连夜拆门板、扛木料、搓麻绳,冒寒搭建浮桥。白发老人与垂髫稚子齐上阵,将浮桥缆绳牢牢系于古樟树干,用血肉之躯在浪涛中筑起“生命通道”,助红军战士顺利渡河。据《蓝山县志》记载,中央红军后续部队亦经此渡口北上。为铭记这段历史,村民将古树命名为“红军树”,渡口处更立起“中国工农红军渡口”纪念碑。如今,这段“一块门板铺大道,长征路上鱼水情”的故事被绘成巨幅彩墙。

uploads/image/2025/03/27/caa716616516a8dae08473ae335f5092.jpg

古树新颜焕彩 红绿交响长存

“红军树”高28米,胸径4.4米,冠幅达32米,历经六百余年风雨仍枝繁叶茂。它不仅承载着峥嵘岁月的记忆,更在新时代焕发绿色生机——作为湘江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其繁茂的树冠为迁徙候鸟提供栖息地,年轮里镌刻的历史与绿叶间跃动的生命,编织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河畔,昔日的渡口已架起现代化大桥,但古樟的枝条依然舒展如初。它不仅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更是矗立于神州大地的精神坐标:600圈年轮诉说军民同心的永恒主题,万片绿叶续写红色基因的绿色传承。

根脉赓续守护 山河新卷共书

如今的“红军树”,既是蓝山红色教育矩阵的核心——与红军渡口纪念碑、红一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共同构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它以挺拔之姿守护红色根脉,以盎然绿意回应时代呼唤,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续写着军民同心、生态共荣的新篇章。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蒋文倩 马山虎 陈芳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