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全媒体记者 唐斌 通讯员 凌铭 马远德)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永州市全面落实全省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若干政策,将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纳入教育强市建设“八大行动”予以重点推进,认真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市内高校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着力构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全链条生态体系,为大学生来永留永创新创业提供全面保障。
政策保障厚植创业沃土
创业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文件精神,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教育、人社、科技等29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协调机制专班,共同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资金是大学生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全市已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扶持大学生创业者90余人;面向初次创办企业大学生、困难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资金794.1万元。今年,永州市还将遴选5家以上大学生创办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并授予“永州市就业友好型企业”称号;筛选5个以上优质初创项目,提供10万元示范补助资金。湖南科技学院联合北京枫林公益基金会设立“枫林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目前已有200万元的种子基金,累计扶持创业项目188个,孵化企业36家,带动就业300余人,今年该校34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获该基金支持。
全链服务培育成长根基
“如果不是有各部门提供的免费场地、创业指导培训、项目推介等一系列服务,我的创业项目可能在初期就坚持不下去了。”说起创业初期的艰难,湖南科技学院毕业生、永州市子源电商工作室负责人郭鑫磊感慨良多。他投身新媒体运营创业之初,没有流量、没有商务资源,过程十分艰难。冷水滩区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他入驻基地,为他提供全方位支持,这才有了后续的发展壮大。
实践是创新创业落地的基石,永州市精心打造创业孵化基地22家、返乡创业园4家,建立从大学到园区、社会全区域覆盖的创新场景,全力服务创新创业。湖南科技学院与教育部学校建设规划发展中心授权的国育创未来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大学创客工场-UIT创享空间”,培育77个创业团队,其中56个创业团队注册公司;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孵化基地设有入驻项目工作室21间,入驻创业项目36个、团队成员300余人。
针对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资源匮乏等痛点,永州市先后培育创业导师47名、创业培训讲师136名、创业培训机构19家,成立创业指导工作室25个,开展精准创业培训2700余人次。同时,高校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发挥校友力量组建创业导师团队,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由9名优秀校友、20名知名企业专家、63名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创业导师团。下一步,永州还将出台《永州市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管理办法》,遴选以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投资机构专家为主要成员的100人左右的导师队伍,并实行动态考核与管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周期”指导。
榜样引领激发创业活力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将主动投身创新创业热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绩写进丰收里!”日前,“肽膜卫士——口腔溃疡速愈专家”项目负责人、湖南科技学院大三学生李媛在参加“金种子杯”校内选拔赛上说道。
高校是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之一。为大力推进市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永州市内高校按照李泽湘教授“1地+1校+1平台+1园区”的建设思路,对标湘江科技创新院的发展目标,筹建湖南科技学院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各高校开展“就创先锋进校园”“我的创业故事微讲坛”等活动,定期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母校宣讲创业故事,激发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目前,市内4所高校指导和动员2153个项目参加湖南省2025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覆盖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9800余人。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何永平、韦家豪等6人与优秀校友开展合作,创建的“潇九烘焙项目”已成功注册公司,每月盈利达2万元;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学院周军龙创办“曹氏鸭脖”熟食店,总投资约为10.5万元,半年营业总额达29.8万元。湖南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龙俊和参加了全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座谈会,并作为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发言。
为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浓厚氛围,我市在《永州日报》、永州新闻联播、永州发布等全媒体平台精心打造“创响永州”栏目,深入采访报道了刘文、石学兵、唐云云等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励志故事。同时,持续展示永州支持创业政策优势和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优势,吸引聚集大学生来永创业。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唐斌 通讯员 凌铭 马远德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今日永州讯(全媒体记者 唐斌 通讯员 凌铭 马远德)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永州市全面落实全省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若干政策,将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纳入教育强市建设“八大行动”予以重点推进,认真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市内高校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着力构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全链条生态体系,为大学生来永留永创新创业提供全面保障。
政策保障厚植创业沃土
创业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文件精神,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教育、人社、科技等29个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协调机制专班,共同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资金是大学生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全市已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扶持大学生创业者90余人;面向初次创办企业大学生、困难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资金794.1万元。今年,永州市还将遴选5家以上大学生创办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并授予“永州市就业友好型企业”称号;筛选5个以上优质初创项目,提供10万元示范补助资金。湖南科技学院联合北京枫林公益基金会设立“枫林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目前已有200万元的种子基金,累计扶持创业项目188个,孵化企业36家,带动就业300余人,今年该校34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获该基金支持。
全链服务培育成长根基
“如果不是有各部门提供的免费场地、创业指导培训、项目推介等一系列服务,我的创业项目可能在初期就坚持不下去了。”说起创业初期的艰难,湖南科技学院毕业生、永州市子源电商工作室负责人郭鑫磊感慨良多。他投身新媒体运营创业之初,没有流量、没有商务资源,过程十分艰难。冷水滩区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他入驻基地,为他提供全方位支持,这才有了后续的发展壮大。
实践是创新创业落地的基石,永州市精心打造创业孵化基地22家、返乡创业园4家,建立从大学到园区、社会全区域覆盖的创新场景,全力服务创新创业。湖南科技学院与教育部学校建设规划发展中心授权的国育创未来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大学创客工场-UIT创享空间”,培育77个创业团队,其中56个创业团队注册公司;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孵化基地设有入驻项目工作室21间,入驻创业项目36个、团队成员300余人。
针对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资源匮乏等痛点,永州市先后培育创业导师47名、创业培训讲师136名、创业培训机构19家,成立创业指导工作室25个,开展精准创业培训2700余人次。同时,高校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发挥校友力量组建创业导师团队,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由9名优秀校友、20名知名企业专家、63名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创业导师团。下一步,永州还将出台《永州市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管理办法》,遴选以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投资机构专家为主要成员的100人左右的导师队伍,并实行动态考核与管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周期”指导。
榜样引领激发创业活力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将主动投身创新创业热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绩写进丰收里!”日前,“肽膜卫士——口腔溃疡速愈专家”项目负责人、湖南科技学院大三学生李媛在参加“金种子杯”校内选拔赛上说道。
高校是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之一。为大力推进市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永州市内高校按照李泽湘教授“1地+1校+1平台+1园区”的建设思路,对标湘江科技创新院的发展目标,筹建湖南科技学院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各高校开展“就创先锋进校园”“我的创业故事微讲坛”等活动,定期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母校宣讲创业故事,激发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目前,市内4所高校指导和动员2153个项目参加湖南省2025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覆盖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9800余人。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何永平、韦家豪等6人与优秀校友开展合作,创建的“潇九烘焙项目”已成功注册公司,每月盈利达2万元;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学院周军龙创办“曹氏鸭脖”熟食店,总投资约为10.5万元,半年营业总额达29.8万元。湖南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龙俊和参加了全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座谈会,并作为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发言。
为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浓厚氛围,我市在《永州日报》、永州新闻联播、永州发布等全媒体平台精心打造“创响永州”栏目,深入采访报道了刘文、石学兵、唐云云等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励志故事。同时,持续展示永州支持创业政策优势和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优势,吸引聚集大学生来永创业。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唐斌 通讯员 凌铭 马远德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