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道州龙船故事④|独特的历史性:悠久文化的历史传承
刷新
道州龙船故事④|独特的历史性:悠久文化的历史传承
2025-05-09 00:08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何云飞 周镜忠 何萍 摄影:蒋新民 蒋克青道州龙船,作为湖湘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跨越数千年的厚重历史,道州龙船习俗源于舜、成于宋、传于元、禁于明、复于清、盛于当代,其独特的历史性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道县划龙船俗称“扒龙船”,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舜帝时期,这一古老的起源赋予了它与生俱来的文化底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传说中,当地百姓为纪念舜帝,划着船只为其招魂,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了早期的龙船活动。从那时起,道州龙船便与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信仰、情感紧密相连,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开启了它漫长而传奇的历史征程。

自宋代始,史料中便可考道州龙船的记载。到了宋代,道州龙船活动初步成型,主要是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同时将龙船竞渡除纪念意义外,赋予了更深的精神内涵,融入了民间娱乐和竞技的元素。每逢端午佳节,百姓们踊跃参与,水面上百舸争流,岸边观者如潮,热闹非凡。这种热闹景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稳定,也体现了道州龙船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和深受喜爱,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到了元代,道州龙船进一步孕育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为龙船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造船工艺日益精湛,龙船的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愈发精美。同时,龙船竞渡的规则和仪式也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使得道州龙船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由于各种原因,道州龙船也经历了无数的兴衰起伏。《续资治通鉴》载,宋太祖赵匡胤在乾德元年和开宝五年间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百姓“为龙舟戏”。《道州志》载,明万历三十六年,州官韩子祁没收40艘龙船,革头去尾,用竹缆连成水南浮桥,架于潇水河上。道州龙船遭遇了禁令,尽管具体原因已难以确切考证,但这一禁令无疑给道州龙船的发展带来了一段时间的打击。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龙船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却始终未能熄灭人们心中对龙船的热爱之火。道州百姓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困境中坚守着这份文化传承,等待着重生的机会。

清光绪三年《道州志》载:“五月端午,龙舟竞渡于东西洲,鼓声喧震,观者如堵。”清朝时期,道州龙船迎来了复苏。禁令解除后,龙船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再度兴起。百姓们重拾对龙船的热情,积极参与到龙船的制作和竞渡中来。此时的道州龙船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还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各种龙船协会和组织纷纷成立,促进了龙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得道州龙船在当地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1945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道县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龙船竞赛。1949年以后,道州龙船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今已发展到两百条之多,道州龙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蓬勃兴旺的态势。社会的变革为龙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龙船竞渡成为庆祝节日、凝聚人心的重要活动。人们在龙船活动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当代,道州龙船更是蓬勃发展,盛极一时,进入鼎盛时期。2002年,道州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舟之乡”称号。 2006年,“道州龙舟赛”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10日,“道州龙舟赛”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它从地方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2024年6月2日,道州龙船(最终认定为230艘)挑战“参赛数量最多的龙舟赛(团队)”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创造了新的辉煌,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奇观,让世界见证了这一独特文化的魅力。

从舜帝时期的起源,到当代的辉煌成就,道州龙船经历了无数的兴衰起伏。它的特有的历史渊源、历史发展和历史脉络,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书,记录着道州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坚韧。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为道州龙船增添了独特的色彩,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道州龙船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光芒,传承不息。

道州龙船,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辉煌,是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历史渊源深远,发展脉络独特,既是道县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道州龙船的独特历史性,不仅体现在其悠久的时间跨度上,更体现在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传承中。它不仅是道县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岁月里,道州龙船将继续承载着历史的荣光,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何云飞 周镜忠 何萍 摄影:蒋新民 蒋克青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道州龙船故事④|独特的历史性:悠久文化的历史传承
道州龙船故事④|独特的历史性:悠久文化的历史传承
2025-05-09 00:08:47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何云飞 周镜忠 何萍 摄影:蒋新民 蒋克青道州龙船,作为湖湘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跨越数千年的厚重历史,道州龙船习俗源于舜、成于宋、传于元、禁于明、复于清、盛于当代,其独特的历史性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道县划龙船俗称“扒龙船”,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舜帝时期,这一古老的起源赋予了它与生俱来的文化底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传说中,当地百姓为纪念舜帝,划着船只为其招魂,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了早期的龙船活动。从那时起,道州龙船便与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信仰、情感紧密相连,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开启了它漫长而传奇的历史征程。

自宋代始,史料中便可考道州龙船的记载。到了宋代,道州龙船活动初步成型,主要是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同时将龙船竞渡除纪念意义外,赋予了更深的精神内涵,融入了民间娱乐和竞技的元素。每逢端午佳节,百姓们踊跃参与,水面上百舸争流,岸边观者如潮,热闹非凡。这种热闹景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稳定,也体现了道州龙船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和深受喜爱,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到了元代,道州龙船进一步孕育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为龙船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造船工艺日益精湛,龙船的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愈发精美。同时,龙船竞渡的规则和仪式也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使得道州龙船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由于各种原因,道州龙船也经历了无数的兴衰起伏。《续资治通鉴》载,宋太祖赵匡胤在乾德元年和开宝五年间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百姓“为龙舟戏”。《道州志》载,明万历三十六年,州官韩子祁没收40艘龙船,革头去尾,用竹缆连成水南浮桥,架于潇水河上。道州龙船遭遇了禁令,尽管具体原因已难以确切考证,但这一禁令无疑给道州龙船的发展带来了一段时间的打击。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龙船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却始终未能熄灭人们心中对龙船的热爱之火。道州百姓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困境中坚守着这份文化传承,等待着重生的机会。

清光绪三年《道州志》载:“五月端午,龙舟竞渡于东西洲,鼓声喧震,观者如堵。”清朝时期,道州龙船迎来了复苏。禁令解除后,龙船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再度兴起。百姓们重拾对龙船的热情,积极参与到龙船的制作和竞渡中来。此时的道州龙船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还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各种龙船协会和组织纷纷成立,促进了龙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得道州龙船在当地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1945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道县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龙船竞赛。1949年以后,道州龙船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今已发展到两百条之多,道州龙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蓬勃兴旺的态势。社会的变革为龙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龙船竞渡成为庆祝节日、凝聚人心的重要活动。人们在龙船活动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当代,道州龙船更是蓬勃发展,盛极一时,进入鼎盛时期。2002年,道州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舟之乡”称号。 2006年,“道州龙舟赛”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10日,“道州龙舟赛”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它从地方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2024年6月2日,道州龙船(最终认定为230艘)挑战“参赛数量最多的龙舟赛(团队)”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创造了新的辉煌,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奇观,让世界见证了这一独特文化的魅力。

从舜帝时期的起源,到当代的辉煌成就,道州龙船经历了无数的兴衰起伏。它的特有的历史渊源、历史发展和历史脉络,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书,记录着道州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坚韧。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为道州龙船增添了独特的色彩,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道州龙船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光芒,传承不息。

道州龙船,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辉煌,是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历史渊源深远,发展脉络独特,既是道县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道州龙船的独特历史性,不仅体现在其悠久的时间跨度上,更体现在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传承中。它不仅是道县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岁月里,道州龙船将继续承载着历史的荣光,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何云飞 周镜忠 何萍 摄影:蒋新民 蒋克青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