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从“面子宴”到“文明餐”之变
刷新
从“面子宴”到“文明餐”之变
2025-05-09 15:46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蒋周平 李昭君)近日,笔者走进冷水滩区高溪市镇高溪市街道社区肖先生家时,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餐桌上,荤素搭配的菜肴分量适中,一家人围坐用餐,其乐融融。"现在待客讲究'光盘',既有面子又暖心!"肖先生笑着说起变化。过去,村里红白喜事动辄摆二三十桌,剩菜整桶倒掉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通过当地推行的移风易俗行动,攀比浪费的旧俗悄然转变,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高溪市镇高溪市街道社区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重要抓手,每季度召开一次村规民约评议会,评议上一季度村内移风易俗等领域的典型事例,作为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的参考依据,并据此对本年度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和完善。社区将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和村民代表吸纳为村规民约评议会成员,每年围绕孝老爱亲、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评议,推动乡风实现"大变样"。

社区还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通过"提升乡风文明、根治陈规陋习、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针对村民"怕丢面子"的心理,创新提出"新面子观"——"待客之道在心意,光盘行动显文明"。通过拉家常算"三本账"(经济账:每桌宴席可节省200元;人情账:减轻邻里随礼压力;生态账:每户年减厨余垃圾50公斤),引导村民从心疼浪费转向主动改变。村民理事会还推出"星级文明宴"评选,将"适量点餐""公筷分餐"纳入标准,让节俭办事成为新时尚,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社区党员刘继元夫妇六十岁大寿时,仅办了6桌酒席。"早在我生日前一个月,社区干部就上门劝说不要大操大办。其实我们早就认同简约办事的风气,只是请双方亲戚在家吃顿饭,没收一分钱红包礼金。"刘继元说。

"我父亲2024年2月去世,我们只办了四桌酒席,未燃放烟花爆竹、未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了不少开支。丧事简办,挺好!"社区排山塘组居民蒋崇喜说道。

移风易俗带来的不仅是餐桌上的变化,更激活了乡村治理一盘棋。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家风故事会""厨艺比拼赛"等特色活动,将节俭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社区还培育乡风文明观察员队伍,推动村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真正实现"破旧俗、立新风、兴乡村"。这场始于餐桌的变革,正悄然重塑乡村风貌,为当地注入更多文明基因。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蒋周平 李昭君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永州新闻网-从“面子宴”到“文明餐”之变
从“面子宴”到“文明餐”之变
2025-05-09 15:46:20 来源:今日永州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蒋周平 李昭君)近日,笔者走进冷水滩区高溪市镇高溪市街道社区肖先生家时,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餐桌上,荤素搭配的菜肴分量适中,一家人围坐用餐,其乐融融。"现在待客讲究'光盘',既有面子又暖心!"肖先生笑着说起变化。过去,村里红白喜事动辄摆二三十桌,剩菜整桶倒掉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通过当地推行的移风易俗行动,攀比浪费的旧俗悄然转变,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高溪市镇高溪市街道社区始终将移风易俗作为重要抓手,每季度召开一次村规民约评议会,评议上一季度村内移风易俗等领域的典型事例,作为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的参考依据,并据此对本年度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和完善。社区将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和村民代表吸纳为村规民约评议会成员,每年围绕孝老爱亲、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评议,推动乡风实现"大变样"。

社区还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通过"提升乡风文明、根治陈规陋习、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针对村民"怕丢面子"的心理,创新提出"新面子观"——"待客之道在心意,光盘行动显文明"。通过拉家常算"三本账"(经济账:每桌宴席可节省200元;人情账:减轻邻里随礼压力;生态账:每户年减厨余垃圾50公斤),引导村民从心疼浪费转向主动改变。村民理事会还推出"星级文明宴"评选,将"适量点餐""公筷分餐"纳入标准,让节俭办事成为新时尚,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社区党员刘继元夫妇六十岁大寿时,仅办了6桌酒席。"早在我生日前一个月,社区干部就上门劝说不要大操大办。其实我们早就认同简约办事的风气,只是请双方亲戚在家吃顿饭,没收一分钱红包礼金。"刘继元说。

"我父亲2024年2月去世,我们只办了四桌酒席,未燃放烟花爆竹、未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了不少开支。丧事简办,挺好!"社区排山塘组居民蒋崇喜说道。

移风易俗带来的不仅是餐桌上的变化,更激活了乡村治理一盘棋。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家风故事会""厨艺比拼赛"等特色活动,将节俭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社区还培育乡风文明观察员队伍,推动村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真正实现"破旧俗、立新风、兴乡村"。这场始于餐桌的变革,正悄然重塑乡村风貌,为当地注入更多文明基因。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蒋周平 李昭君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