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龙船,宛如一颗在民间沃土中孕育生长的明珠,闪耀着群众性的璀璨光辉,它是道州人民生活的生动注脚,承载着一方百姓的热情与梦想。
道州龙船起源于民间、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龙船赛事完全由群众自主,活动完全由群众自办,资金完全由群众自筹,人员完全由群众组成,成为道州人民群众最喜好的一项规模盛大的民间体育赛事,体现了道县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道州龙船的起源,深深扎根于群众的生活。它从民间的悠悠岁月中走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华丽开场,只是源于百姓质朴的纪念、娱乐、竞技需求。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龙船如同一棵从民间长起的大树,枝叶繁茂,茁壮成长。其制作同样在民间进行,每一艘龙船都凝聚着民间工匠的心血与智慧。那些饱经岁月的双手,用传统技艺和满心热忱,打造出一艘艘竞渡的“勇士”,每一道工序、每一处雕琢,都饱含着对龙船文化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
道州龙船活动,堪称群众自主性的典范。从筹备到举办,完完全全是群众自发的行为,没有外力的强制推动,一切源于百姓内心对龙船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赛事由群众自主操办,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无限的热情,制定规则、组织赛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只为让赛事更加公平、精彩。活动自办,从场地布置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群众忙碌而坚定的身影。资金自筹,无论是家境殷实的人家,还是普通的百姓,都会慷慨解囊,为了龙船赛事贡献自己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份齐心协力的精神,让龙船赛事得以顺利开展,规模也日益壮大。
如今,道州龙船赛事已成为道州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项规模盛大的民间体育赛事。每至赛事举办之时,整个道州都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之中。参赛人数众多,他们来自不同的村庄、不同的宗族,却因为对龙船的热爱汇聚在一起。
2024年的道州龙船赛事规模之大、龙船数量之多、参赛队员之众为历年之最。其中中国龙舟公开赛道县站就有男子队11队、女子队 8队参赛,大众组有县区代表队9 队参赛,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道县村社区代表队 205 队参赛。使用标准龙舟18支、国家非遗道州龙船212支,共计230艘龙舟(龙船)参加两场赛事;参赛队伍有来自广东、广西、安徽、山东、湖北、湖南等全国各地参加中国龙舟公开赛暨道州龙船赛的运动员7300余人,其中参加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的本土运动员6300余人。
在龙船竞渡的过程中,鼓手奋力击鼓,节奏明快有力;桨手们整齐划一地挥动船桨,水花四溅。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眼神坚定而炽热,充分展现出道县人民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岸边,观众欢呼雀跃,加油声此起彼伏,他们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参赛选手。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观看,或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或沉浸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在这里,龙船赛事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一种团结力量的凝聚,一次道州人民精神风貌的大展示。
有一首《道州龙船调》唱得多有感情多么有力,它生动地展现了道州人民对龙舟竞渡的热爱与激情。歌词写道:“道州奶崽爱龙船,爱掌龙头爱做主。”这句描绘了年轻小伙子们踊跃参与龙舟比赛的热情,他们渴望成为队伍中的核心人物,掌控龙头,引领方向。每当号子声响起,“号子一喊声震天”,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云霄,震撼人心;而当他们“把桨一举猛如虎”,划桨的动作充满力量,像猛虎下山般迅猛有力,让人感受到一种奋勇向前的精神。
不仅如此,“道州女崽爱龙船,爱入心底爱入骨”一句,则表现了女性对这项传统活动的深厚情感。无论是站在岸边加油助威的“娇娃”,还是下水参赛的“婆娘”,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龙舟文化。“岸上娇娃喊破嗓”,她们用尽全力为选手呐喊助威,声音虽嘶哑却饱含热情;“水里婆娘不服输”,更展现了女性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一面。整首歌谣不仅传递出浓厚的地方特色,还体现了团结协作、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
道州龙船,因群众性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它是道州人民的文化瑰宝,是连接群众情感的纽带,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道州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道州龙船将继续在群众的呵护与传承下,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何云飞 周镜忠 成文桂 蒋克青 蒋忠立 周振杰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道州龙船,宛如一颗在民间沃土中孕育生长的明珠,闪耀着群众性的璀璨光辉,它是道州人民生活的生动注脚,承载着一方百姓的热情与梦想。
道州龙船起源于民间、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龙船赛事完全由群众自主,活动完全由群众自办,资金完全由群众自筹,人员完全由群众组成,成为道州人民群众最喜好的一项规模盛大的民间体育赛事,体现了道县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道州龙船的起源,深深扎根于群众的生活。它从民间的悠悠岁月中走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华丽开场,只是源于百姓质朴的纪念、娱乐、竞技需求。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龙船如同一棵从民间长起的大树,枝叶繁茂,茁壮成长。其制作同样在民间进行,每一艘龙船都凝聚着民间工匠的心血与智慧。那些饱经岁月的双手,用传统技艺和满心热忱,打造出一艘艘竞渡的“勇士”,每一道工序、每一处雕琢,都饱含着对龙船文化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
道州龙船活动,堪称群众自主性的典范。从筹备到举办,完完全全是群众自发的行为,没有外力的强制推动,一切源于百姓内心对龙船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赛事由群众自主操办,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无限的热情,制定规则、组织赛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只为让赛事更加公平、精彩。活动自办,从场地布置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群众忙碌而坚定的身影。资金自筹,无论是家境殷实的人家,还是普通的百姓,都会慷慨解囊,为了龙船赛事贡献自己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份齐心协力的精神,让龙船赛事得以顺利开展,规模也日益壮大。
如今,道州龙船赛事已成为道州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项规模盛大的民间体育赛事。每至赛事举办之时,整个道州都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之中。参赛人数众多,他们来自不同的村庄、不同的宗族,却因为对龙船的热爱汇聚在一起。
2024年的道州龙船赛事规模之大、龙船数量之多、参赛队员之众为历年之最。其中中国龙舟公开赛道县站就有男子队11队、女子队 8队参赛,大众组有县区代表队9 队参赛,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道县村社区代表队 205 队参赛。使用标准龙舟18支、国家非遗道州龙船212支,共计230艘龙舟(龙船)参加两场赛事;参赛队伍有来自广东、广西、安徽、山东、湖北、湖南等全国各地参加中国龙舟公开赛暨道州龙船赛的运动员7300余人,其中参加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的本土运动员6300余人。
在龙船竞渡的过程中,鼓手奋力击鼓,节奏明快有力;桨手们整齐划一地挥动船桨,水花四溅。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眼神坚定而炽热,充分展现出道县人民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岸边,观众欢呼雀跃,加油声此起彼伏,他们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参赛选手。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观看,或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或沉浸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在这里,龙船赛事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一种团结力量的凝聚,一次道州人民精神风貌的大展示。
有一首《道州龙船调》唱得多有感情多么有力,它生动地展现了道州人民对龙舟竞渡的热爱与激情。歌词写道:“道州奶崽爱龙船,爱掌龙头爱做主。”这句描绘了年轻小伙子们踊跃参与龙舟比赛的热情,他们渴望成为队伍中的核心人物,掌控龙头,引领方向。每当号子声响起,“号子一喊声震天”,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云霄,震撼人心;而当他们“把桨一举猛如虎”,划桨的动作充满力量,像猛虎下山般迅猛有力,让人感受到一种奋勇向前的精神。
不仅如此,“道州女崽爱龙船,爱入心底爱入骨”一句,则表现了女性对这项传统活动的深厚情感。无论是站在岸边加油助威的“娇娃”,还是下水参赛的“婆娘”,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龙舟文化。“岸上娇娃喊破嗓”,她们用尽全力为选手呐喊助威,声音虽嘶哑却饱含热情;“水里婆娘不服输”,更展现了女性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一面。整首歌谣不仅传递出浓厚的地方特色,还体现了团结协作、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
道州龙船,因群众性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它是道州人民的文化瑰宝,是连接群众情感的纽带,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道州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道州龙船将继续在群众的呵护与传承下,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何云飞 周镜忠 成文桂 蒋克青 蒋忠立 周振杰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