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唐梦 曹慧璎)眼下正值农忙时节,在永州市冷水滩区的田间地头,秸秆不再是让人头疼的“废弃物”。今年全区大力推进水稻、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一项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让这些曾经的“农业垃圾”摇身一变,成为了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机肥”和养殖场上的“抢手饲料”,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子。
牛角坝镇石溪江村早稻收割现场(曹慧璎 摄)
在牛角坝镇石溪江村的早稻收割现场,两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在稻田里。金黄的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而剩下的秸秆则被机器当场粉碎,均匀地撒在田垄上。张春刚的合作社今年种了2100亩双季稻,这样的秸秆还田模式,是他们多年来的“固定操作”。“你看这秸秆粉碎了直接还田,再经过旋耕机深翻,到了地里就是最好的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种出来的晚稻长势更好,还能减少化肥使用,算下来每亩地能省不少成本呢。”永州市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春刚介绍道。
杨村甸乡玉米种植基地秸秆回收现场(曹慧璎 摄)
如果说水稻秸秆还田是“回归土壤”,那杨村甸乡的玉米秸秆则开启了“跨界之旅”。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养殖户周盾正驾驶着牧草综合收割机,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回收粉碎。这些秸秆经过加工,就成了肉牛最爱吃的青储饲料。
“我这50多亩玉米,收完棒子后,秸秆能加工出170多吨青储饲料,够我这50多头牛吃好几个月。以前秸秆要么烧了要么烂在地里,现在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处理难题,又省了一大笔饲料钱,真是又经济又实惠。”养殖户周盾介绍道。
冷水滩区早稻秸秆粉碎还田现场(曹慧璎 摄)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冷水滩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23.9万亩,大量秸秆的产生,让综合利用成为必然选择。如今,水稻灭茬粉碎还田、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等技术的推广,不仅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更蹚出了一条绿色农业发展新路。
工作人员向种粮大户宣传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曹慧璎 摄)
“我们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鼓励农户和合作社开展秸秆还田、饲料化等多元化利用。目前已收获的早稻秸秆全部进行了还田,玉米秸秆全部用作饲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这正是我们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的生动实践。”冷水滩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唐胜蓝介绍道。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唐梦 曹慧璎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0-2024Yong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委网信办 承办:永州市融媒体中心(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yz8358676@126.com 新闻报料:0746-8338110 监督反馈电话:18169221690 广告招商:19976601155 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0746-82255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2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84200133 湘ICP备14019368号-1 湘公网安备案证书第43110302000164号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唐梦 曹慧璎)眼下正值农忙时节,在永州市冷水滩区的田间地头,秸秆不再是让人头疼的“废弃物”。今年全区大力推进水稻、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一项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让这些曾经的“农业垃圾”摇身一变,成为了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机肥”和养殖场上的“抢手饲料”,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子。
牛角坝镇石溪江村早稻收割现场(曹慧璎 摄)
在牛角坝镇石溪江村的早稻收割现场,两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在稻田里。金黄的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而剩下的秸秆则被机器当场粉碎,均匀地撒在田垄上。张春刚的合作社今年种了2100亩双季稻,这样的秸秆还田模式,是他们多年来的“固定操作”。“你看这秸秆粉碎了直接还田,再经过旋耕机深翻,到了地里就是最好的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种出来的晚稻长势更好,还能减少化肥使用,算下来每亩地能省不少成本呢。”永州市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春刚介绍道。
杨村甸乡玉米种植基地秸秆回收现场(曹慧璎 摄)
如果说水稻秸秆还田是“回归土壤”,那杨村甸乡的玉米秸秆则开启了“跨界之旅”。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养殖户周盾正驾驶着牧草综合收割机,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回收粉碎。这些秸秆经过加工,就成了肉牛最爱吃的青储饲料。
“我这50多亩玉米,收完棒子后,秸秆能加工出170多吨青储饲料,够我这50多头牛吃好几个月。以前秸秆要么烧了要么烂在地里,现在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处理难题,又省了一大笔饲料钱,真是又经济又实惠。”养殖户周盾介绍道。
冷水滩区早稻秸秆粉碎还田现场(曹慧璎 摄)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冷水滩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23.9万亩,大量秸秆的产生,让综合利用成为必然选择。如今,水稻灭茬粉碎还田、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等技术的推广,不仅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更蹚出了一条绿色农业发展新路。
工作人员向种粮大户宣传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曹慧璎 摄)
“我们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鼓励农户和合作社开展秸秆还田、饲料化等多元化利用。目前已收获的早稻秸秆全部进行了还田,玉米秸秆全部用作饲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这正是我们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的生动实践。”冷水滩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唐胜蓝介绍道。
来源: 今日永州
作者: 唐梦 曹慧璎
编辑: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5 湘ICP备140193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