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永州产兴民富的“丰收答卷”愈发精彩
2025-09-29 10:48:28
来源:今日永州
秋分时节,稻浪翻金,九月的田野正以饱满的姿态递交一份沉甸甸的答卷。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永州主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永州果蔬彻底出圈,闪耀全国。数据显示,上半年永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传统产业“老三样”持续发力——生猪出栏量、蔬菜出口量稳居全省第一,油茶产量位列全省第二;新兴业态“新三样”也异军突起——设施蛋鸡、设施渔业等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更令人欣喜的是,“瑶珍香米”直供中直机关,果蔬“朋友圈”已扩展至32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兴、百姓富,这份来自田野的“丰收答卷”愈发厚重、亮眼。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乡村的全面振兴。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等重磅文件接连出台,从顶层设计着手,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秋粮丰收,每一份硕果背后,都凝聚着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红利,让昔日的“望天田”变身今日的“吨粮田”。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政策工具箱逐年升级,不断释放新效能。稻穗低垂,不仅是大地慷慨的赠予,更是政策与民心相向而行的生动写照。政策甘霖浸润希望的田野,激发亿万农民无限的创造力。
科技进村、服务入户,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江永县潇浦镇回岗村的玉竹种植基地,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查看根茎成熟度,指导农户科学采收;在道县清塘镇达村,农机手驾驶收割机穿梭忙碌,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业部门开设“夜校课堂”,将实用技术送到农民家门口。稻浪之间,那抹鲜亮的“党旗红”,成为丰收时节最动人的风景。科技特派员走出办公室、踏入泥土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激发农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内生动能,汇聚成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合力。
一年好景,最是金秋丰收时。红艳的三味辣椒、晶莹的葡萄、灿烂的稻穗……收成越来越好,乡村越来越美,农民越来越富。在冷水滩区,蛋鸡住进全自动“智能别墅”;在蓝山县楠市镇甘溪村,450亩花生喜获丰收,曾经的闲置地变身丰产田;在新田县骥村镇李家山村,红皮萝卜正整装待发,运往粤港澳市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科技赋能农业,用创新引领转型,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诗行。他们的汗水,浇灌出中国饭碗的坚实底气;他们的奋斗,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
秋风送爽,硕果盈枝。丰收,是终点,更是起点。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泼墨挥毫,中国式现代化的乐章已然响彻云霄。让我们以丰收为笔,以奋斗为墨,继续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盛世华章,共同奔赴一个更加穰穰满家的美好未来!